1928年12月,东北保安总司令张学良宣布易帜。至此,由国民政府发起的北伐战争宣告胜利,中华民国在内乱了16年后终于获得了统一。然而,这次统一仅仅是一个表象,由于民国的成立是建立在一个多方军政势力互相利用的利益联合体上,这导致民国的根基十分不稳。这不,距蒋介石取得北伐战争不到三个月,就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地方部队遭到大量裁撤,接连爆发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和蒋唐战争。
在这一系列战争中,虽然以蒋介石代表的中央接连取胜,但蒋并没有彻底击败这些地方实力派,反使他们与蛰伏方联合起来,终于在1930年爆发了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中原大战。这次战争持续了7个月,以蒋介石的再次获胜告终。大战之后,战败一方的军阀部队又都是如何求得生存的呢?
投奔张学良的西北军
西北军代指由冯玉祥指挥的各路部队。在中原大战中,冯玉祥和阎锡山合作,联合起大部分地方实力派共同反蒋,并承担起与蒋决战的主要角色。冯玉祥在各路反蒋势力中的番号是第2方面军,他把部队编为6个路、2个军、31个师,计30万兵马。作为陇海路战线的主力,在反蒋军中实力最强。可是,冯玉祥又一次失败了,他被迫通电下野闪人,可留下的部队该怎么办呢?
于是有门路的将军们开始和蒋介石的中央军接触,陆续通电“反正”,并接受蒋记国民政府的委任,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军旗帜下的一路人马。如吉鸿昌的部队被改编为第22路军,梁冠英的部队被改编为第25路军,孙连仲的部队被改编为第26路军。差一点的,至少也能以“投诚”的名义在部队被中央军缴械后,为自己求条生路,比如原本实力较强的张维玺,不为蒋记中央军所容,被迫把手下近7万人马交了出去。
当然除了反正和投诚之外,也有想继续坚持下去的,比如宋哲元、孙良诚、张自忠等人的部队,他们各自带着总计13个师的残兵败将一路向西,在晋城、运城等地集中约5万余人,等待避居太原的冯玉祥的进一步指示。冯玉祥被迫下野后,他所寄以希望的孙良诚和宋哲元却不愿意继续为冯卖命了。当孙、宋二人得知蒋介石已经授权新任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负责华北地区反蒋军队收编事宜后,孙、宋两人选择放弃冯玉祥,确立了投张之举。
用宋舍孙
孙良诚和宋哲元在西北军这个团体中威望都很高,但两人之间却并不对付。孙良诚出自冯玉祥的起家班底,且能征善战,在张之江、鹿钟麟等老一辈人物下野后,大有一统西北军残部之势。而宋哲元是半路投效冯玉祥的,智勇兼备,有统帅之才。理论上来说,由宋哲元担负继承之责,是较为合适的,但以宋的出身来接管西北军,像孙良诚这样的老班底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有鉴于此,孙和宋在投张时,是各走各的路。两人暗中分别派遣代表前往北平、天津开展活动,希望能够抢先一步与张取得联络,进而取得西北军残部的统一改编和指挥之权。
宋哲元手下有一位极具天赋的“外交”专家萧振瀛,在萧的努力下,宋哲元成功地抢先在12月13日觐见张学良,并在张的同意下,由宋哲元在15日携西北军残余中实力最强的张自忠一同前往北平。而孙良诚慢了一拍,直到17日才得以觐见张学良。
张学良原本就打算把位于山西的西北军残余整合为一支部队,所以在宋哲元和孙良诚之间,他只会选择其中一位。对于张学良来说,孙良诚出自冯玉祥老班底的身份令他有所顾忌,如果冯玉祥今后再度出山,孙会不会举兵拥冯呢?相比起来,宋哲元的老成稳重,加上非闰部嫡系的身份更容易掌控。就这样,用守舍孙被张学良确定了。
1931年1月,张学良以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名义正式委任宋哲元为东北边防军第3军军长,任命孙良诚为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军事参议官。孙良诚见木已成舟,失望地辞职前往天津寓居,宋哲元就成了西北军残部的正式接班人。蒋介石军政部给张学良发去了对于西北军残部整编的方案,那就是把原本的2个军12个师,缩编为1个军2个师8个团,准许保留2万人。张学良收到方案也就原封不动地转给了宋哲元。
宋哲元自立门户
宋哲元接到整编方案,于31日返回运城总部后招来12位师长和其他高级将领开会,讨论如何应对。会中,将领们表示强烈抗议。按照方案,12个团制师缩编8个团,那么12个师长怎么安置?下面的人又如何安置?那么该提出怎样的新方案呢?有人提议,可按照原本2军12师的规模,将部队顺势改为2师12团,这样原本的军长改任师长,师长改任团长,虽然职务降级了,但至少部队只是换个名义上的番号,人员基本都能保留下来。
整整三天的讨论,宋哲元于2月3日回电张学良,提议对部队缩编事宜“稍加变通”,将12个师缩编为12个团,把部队编制改为1军2师6旅12团。对此,张学良认为可酌情考虑,表示“以此种编制仅可作为过渡办法,不能即认为改编完了”。2月12日,张学良再次致电宋哲元,允许宋“临时主持,弟不与闻,对外亦不必宣布”,这就等于张默许宋所提出的方案。既然张学良同意了,甚至还说了“弟不与闻”这样的话,这就给了宋哲元更大的胆子,他不仅把12个师缩编为12个团,还另外成立了1个军属特务团、2个师属特务团和2个军属教导团。
1931年6月,东北边防军第3军改称第29军,其现有编制正式得到军政部核准。“九一八事变后”后,宋哲元逐渐脱离张学良的掌控,并再次向军政部争取到一个暂编第2师的编制。长城抗战结束后,宋哲元率领第29军进驻平津地区,加上原本控制的察哈尔省,正式组成了一个新生团体。
晋绥军“出工不出力”
晋绥军的首领是素有“山西王”之称的阎锡山。在北伐战争中,阎锡山将自己的部队由3个师12个旅扩大到16个军,论实力,阎锡山集团是四大军事集团中最小的,但是他利用并紧靠蒋介石,使晋绥军在四大军事集团的缩编中为自己的部队同样争取到12个师的编制。可以说,当时的阎锡山对于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地位,还是比较满意的。
然而,当蒋介石在新军阀混战中先后打赢了李宗仁、冯玉祥和唐生智之后,他坐不住了。按照当时局势发展来看,老蒋下一个要开刀的明显就是他阎锡山。于是在一番左拉右拢之后,实力没有受到一丝影响的阎锡山被推举为反蒋军事集团名义上的首领,并由他领衔反蒋。
与冯玉祥的第2方面军相比,阎锡山把自己的部队编为第3方面军,并扩编部队为30个军,其中前18个军又7个炮兵旅为晋绥军,其余12个军为各方投靠而来的小军阀。整个第3方面军仅次于西北军的部队。经过半年多与蒋记中央军的拉锯战,晋绥军并没有遭到重大损失,这一方面与西北军是进攻主力、晋绥军为辅有关,另一方面也因阎锡山考虑到战后“蛋糕”的划分,而刻意保存实力。这就导致晋绥军常被友军嘲讽为“出工不出力”,也使晋绥军中唯一一路采取攻势作战的傅作义对阎锡山产生了怀疑态度。
张学良于1930年9月宣布拥蒋后,阎锡山当即感到形势不妙,他秘密下令自己的嫡系部队陆续撤回山西。这种置友军于不顾的行为,又一次遭到友军鄙视,因此当部分友军接受蒋介石改编之后,反在截击晋绥军的战斗中发挥出远高于反蒋作战时的战斗力,使晋绥军很快就折损掉3个师,其中2个师的师长甚至成了俘虏。尽管如此,晋绥军的主力还是成功撤回山西境内。
由于阎锡山是反蒋军事集团的首领,为了保住晋绥军的血脉不被蒋记中央军吞并,阎锡山效仿冯玉祥,也通电下野了。与冯玉祥不同的是,阎锡山不敢待在太原,而是坐飞机前往北平,随即转天津坐船到大连。在那里,阎锡山寻求到日本领事馆的庇护,就这么苟活了下来。阎锡山走了,晋绥军嫡系部队的10几万人可走不了,他们又该如何求得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