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城

魏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陕西境内。它的东面有淮、颍水与宋、齐为邻,南有鸿沟与楚为邻,西北过渭河、沿洛水与秦为邻,北与赵为邻。自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实行变法,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但是西面的秦国与南面的楚国也日渐强大起来,尤其是秦,经常对魏袭击,擒获将士,占领疆土,使魏不得不筑城设防。

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

公元前361年,魏国在黄河西侧的洛水之滨修筑了一条长城以防秦。魏河西长城的总长度达数百千米以上。它南起于陕西华阴县(今华阴市)西南、华山南麓之朝元洞,濒长涧河西岸北抵渭河,过渭河后,再北越洛河,然后循洛河东岸西行,至大荔县许原北之长城村。这一段长城,遗迹至今保存犹好,位置可以肯定。

但由长城村向北经由之地,曾有过不少说法,都有一定的文献根据,未能统一。后来根据实地勘察情况,认定北段是由长城村经澄城东略向西北,然后转趋东北,延伸至合阳、韩城境内,抵达黄河西岸。魏河西长城历史上也称作“滨洛长城”。

位于陕西的魏长城遗址

从考古情况看,河西长城系夯土版筑,夯层“厚三寸,土中杂以灰质,极坚硬”。当代考古学者在华阴洪家崖和西关堡的试掘,发现魏长城建于距地表深约5米的生土上,而且曾经进行过多次修缮,出土有战国时期的板瓦、筒瓦等。长城沿线发现有夯土烽火台和陶器、铜兵器、工具、车马器等。

陕西铜川宜君县境内魏长城烽火台遗址

除河西长城之外,魏国还在今天河南东部沿着南北走向修筑了一道长城。这道长城的主要目的是拱卫大梁。公元前361年,魏惠王把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据考证,魏的东长城北起魏卷城西北黄河东南岸,先东至今河南原阳县南折向西南行,跨越古济水,经郑州东南,达于密县东北起伏的山脚下止,全长约150千米。

位于河南的魏长城遗址

由于这条东长城起于黄河南岸卷城,历史上又称为“魏卷长城”或“魏河南长城”。黄河在这一地区的频繁泛滥已使这条长城遗迹难寻。当代考古工作者发现,在新密市境内西北部,自米村乡茶庵村向北经武岭寨、风门口、沙岗、蜡烛山到与荥阳市接界的小顶山,有一段5.8千米的魏东长城遗迹。经有关部门实地考察,此长城基宽平均2.65米,残高不足2米。有些地段因开垦农田,建筑道路,寨堡已不复存在,一般只有遗迹可辨了。

秦长城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前后共修筑了两条长城:一条是东面和魏国接壤的“堑洛长城”,一条为西边防御西北游牧民族袭扰的“边地长城”。

春秋时期,秦国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的一片区域。当时,对秦国威胁最大的就是它的东邻魏国。为了阻挡魏国的进攻,秦国退守洛水西岸,沿河修筑了一条长城。这段长城的修筑方法是筑墙与滑掘崖岸相结合,因而史书上称作“堑洛长城”。它是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一条防魏长城,比魏国的河西长城(滨洛长城)要提前56年。

位于陕西蒲城县阿波村的“堑洛长城”遗址

这段秦长城南起陕西华阴县东南华山之下的小张村,逶迤而向东北,再经华阴庙东北,跨过沙渠河到达渭河之滨,渭河以北则顺着洛河南岸向西,入薄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县黄龙山麓。今天在渭河以南华阴县小张村到华阴庙东城子之间存有一段低矮断续的城墙,夯土层清晰可辨。

渭河以南华阴县小张村城墙

在今天的陕西富县城西南2千米处洛河东侧的监军台有一段长750米的长城遗迹,经考证属于秦国为抵御赵国的攻击而在洛河中游地区修建的上郡塞长城的其中一截。秦惠文王时(公元前337-前325年)“筑上郡塞”用来对付赵国。这段长城的位置在今陕西富县、洛川两县间的洛河西岸,东西两端分别修筑到黄龙山和子午岭。

上郡塞秦长城遗址

秦昭王所修的“边地长城”,西起今天甘肃岷县,沿洮水东岸向北延伸至甘肃临洮,再拐向东南至今天的甘肃渭源。双向东北越六盘山,经宁夏固原、甘肃环县,进入陕北一带后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绥德北上至秦国上郡治所扶施,也就是今天陕西榆林的东南;另一支向东北,经过今天的陕西横山、榆林、神木,抵达今天的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附近的黄河岸边。

甘肃境内的秦长城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