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城

与燕国类似,同属战国七雄的赵国也修筑过南北两道长城。《史记》称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筑长城”。赵肃侯所立的长城就是漳滏长城,它凭漳水、滏水的险阻而建。当时漳水和滏水是赵魏的界河。这道长城主要是用于防魏的,同时因秦强大,恐其逼魏而攻,也起防秦的作用。

从文献记载分析,赵肃侯漳滏长城当是西起太行山,在漳水和滏水之间向东走向,最后停止于古代北流黄河岸边,全长约100千米左右。今河北临漳、磁县一带,尚有遗址可寻。

赵国南长城(漳滏长城)遗址

正是有这道南界长城的防护,才使后来的赵国君主能够腾出手来把发展的重心转向北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先是击破林胡,接着又攻灭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又出兵打败了楼烦人。经过几次征伐,赵国辟地千里,国势大振。随后,赵国在北界也筑起了长城。

赵北界长城延绵于三郡北境,起点在“代”,即今河北省西北部的蔚县,西经山西省雁北地区入内蒙古,傍阴山山脉的东段大青山南麓迤逦而西,再西北折至阴山西段的狼山内,至战国时的“高阙”为止,长约1300里。至今,阴山山脚还留有当年戍守边疆的高阙塞和残存的长城遗址。

高阙塞和残存的长城遗址

其中,由兴和(属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至巴彦淖尔市的一段赵长城,基本上已经实地勘察所证实。全段长城大都依山修建。卓资县地段,主要利用斗金山险要地形构筑。从呼和浩特市北坝子向西,山势较高,长城筑于山南侧较宽的缓坡中间或山脚下。包头地段则多在丘陵山地中。全线仅呼和乌素附近山区一段的长城墙体为石砌,其余全系夯土筑成。

赵北长城遗址

中山国长城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白狄鲜虞所建的一个小国,地处太行山东的燕、赵之间,即位于今河北省西南部平山、灵寿、行唐、定县、正定、石家庄一带。东邻燕,其他三面为赵所包围,国都原在顾(今河北定县),后迁都灵寿(今河北灵寿城西南约10千米处,隶属平山三汲乡)。

中山国位置图


中山国立国仅7年,就于公元前408年被魏所灭。中山落魏手,对赵国极为不利。因此赵谋助中山复国,中山也励精图强,于公元前378年或稍前,中山桓公终于复国,并把都城迁往灵寿。但中山的强大,对赵构成了威胁,赵屡屡攻打中山。中山国为保卫自己,在公元前369年建了一道长城。这道长城用于防御赵、魏,以抗赵为主。中山国于公元前296年被赵所灭。

中山国长城遗址

中山长城的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纵贯恒山,从太行山南下,经龙泉、倒马、井陉、娘子关、故关至邢台黄泽关以南的明水岭大岭口,全长500多里。长城墙体石砌或土石混沏,沿线发现有多处屯戍和峰燧遗址。

燕长城

燕居七国的东北部,版图较大。燕东濒大海,已是自然屏障,南接齐、赵。在燕的北面常有胡人南下骚扰,而西面则有秦国崛起,每有东进称霸之心。其间虽然有赵国相隔,但赵也常受秦的驱使犯燕。为了防御,燕便修筑了北界长城和易水长城(也称燕南长城)。

战国长城分布示意图

燕国南界长城(易水长城)西起自今河北易县西北方向的太行山下,向东南跨古易水,沿易水河南岸经今雄安新区,止于方安县境,长500余里。在今徐水县解村瀑河上游东岸沿河岸还有长10千米、宽4-6米、残高2-4米的土垣遗迹。

位于河北文安境内的燕南长城

如果说,易水长城是出于防御的目的,燕国的北界长城则是进攻的产物。根据文献及实地勘察,燕的北界长城以东西走向,由河北张家口一带而至辽东地区,其末端则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西北部,在朝鲜北部大宁江及其支流昌城江右岸,人们发现了古长城遗迹;另外在朝鲜西北部地区,多次发现燕国的明刀币和建筑构件,证明当时燕国的势力确实进入了朝鲜北部。

燕北界长城多在山区,所以有近半左右的城墙是石块砌筑而成。比如赤峰以南的燕长城遗迹,西经内蒙古喀喇沁旗而入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中部,东经辽宁建平县北境、内蒙古敖汉旗中南部而入辽宁北票市,大多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或筑于山坡,或建于山脊,具有“因边山险”的特点。一般内外两侧用较规整的大块自然石垒砌,中间填以乱石碎块或沙砾,墙基一般宽2-3米,残高多为几十厘米,一些地方有明显的接痕墙缝,说明筑造长城是分工分段进行的。

燕北长城遗址

沿燕北界长城及其南侧,又建有许多烽台和障城,如赤峰市北美丽河西平顶梁烽台,为方形土台,长宽各50米;美丽河东老哈河西岸障城,城墙为夯土筑成,东西宽400米,南北长300米,墙宽约10米,残高尚存约4米。再如吉林奈曼旗的一座障城,夯土墙东西宽300米,南北长260米,墙宽达15米,残高约3米,顶宽4米;城内西北隅高地上,还建有一座边长各为120米的小方形土城。

位于吉林奈曼旗的燕长城障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