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与粮仓(1)

运河古镇:

在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上,有一段特殊的河道,从山东的微山湖南下到苏北的骆马湖,近乎东西走向的一条直线,这是一片和江南类似的水乡地带,因为河道宽阔,水深好行船,运输非常繁忙,与历史上把粮食、茶叶、丝绸运往北方不同,现在主要是北方的砂石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

驼马湖上繁忙的行船景象


因为这一地区河湖较多的特殊地理环境,运河沿线村庄农田密布,又因为运输的便利,孕育了不少千年古镇。

窑湾镇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三面环水,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素有“黄金水道三角”之称。公元605年,大运河通行时,隋炀帝经过窑湾,曾经短暂停留;唐代时候,依托水运,窑湾专门给城市烧制砖瓦,给军队烧制瓷器而繁荣起来;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窑湾为南北水陆要津,往来船只南棕苏杭,北抵京津,工商贸易曾昌盛一时。商号、工厂多达360余家,包括英美法等国企业。镇上驻有美、英、法、俄等国家的商人近百人,曾经被称为“苏北小上海”。

流经窑湾镇的运河为此地带带来繁华

微山湖畔的台儿庄,历史上曾经是个以船代步的水城,它扼守大运河的咽喉,是山东的南大门,也是江苏徐州的门户。清初,台儿庄已相当繁华,商贾云集,船舶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明清两代的帝王,每每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台儿庄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名城;它将世界八大建筑风格融为一体,72座庙宇、道观、教堂汇于一城,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遗存完整的运河古城。城内留存有3公里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被称为“活着的运河”,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它是中国唯一一座东方古水城。

台儿庄今景

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变迁,与王朝变迁有着极大的关系。吴越时期,运河就围绕各自的王权利益而建;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是王权中心,隋炀帝又把扬州作为陪都,因为大运河的兴建,沿线的开封、杭州、北京以及运河附近的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留下了“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的佳话,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连同商船共3万艘,沿岸的数十座城市也因此日益繁荣兴旺起来。

北运河天津段今日夜景

现在,京杭大运河北京到济宁的航段因为缺水和疏于整修已经不能通航,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因为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水系,仍是运输最繁忙的河段。从镇江谏壁经常州到南浔的苏南运河,贯穿了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县市,与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的省际河流相连,可通航500吨级舰队。航行船舶的密度超过了德国的莱茵河,是京杭运河上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

苏南运河上繁忙通航的货船

中国大运河的通航,促进了中国历史上东西、南北经济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沿岸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运河沿岸逐渐形成了名城苏州和杭州,造船工业基地镇江和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无锡,对外贸易港口扬州、宁波等重要城市。而宁波、洛阳又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大运河是曾经的南北粮食水运干道,现在却是北煤南运的重要水路,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成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线路,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被称为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

华夏粮仓:

北京南新仓

入夜,北京东四十条22号几处不起眼的矮房点起了招引食客的大红灯笼,人们似乎习惯了这几座古朴建筑与周围高楼大厦的搭配,而几乎忘掉了它们曾经的功能---粮仓。大运河是华夏大地的一条命脉之河,而运河边的粮仓,则一直是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的基石。如今,透过这些粮仓遗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生动的运河历史。

北京南新仓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储粮官仓

浚县黎阳仓:

河南浚县,是位于河南省北部一座几十万人口的古城。2011年年底,一支考古队进驻浚县城东的大伾山,他们所寻找的是一处传说中的国家粮仓。据考古发掘情况报道,黎阳仓的面积有7万多平方米,已经探明的仓窑有84个之多。据记载,古时的黎阳城位于浚县城东北方向,黎阳仓因靠近古黎阳城而得名。考古队先后发现了几十座直径8-14米不等的地下仓窑,以及大量带有“官”字印记的板瓦。根据已确定的仓窑平均容积计算,黎阳仓的总储量约在3000多万斤,这些粮食足够8万个成年人吃上一整年。

黎阳仓地下仓窑遗址

在浚县城东的大伾山上,有一尊22米多高的石刻大佛。很特别的是,这尊佛的目光并不是望向正前方的。古时黄河曾经从大伾山东篱流过,历史上多次决口,浚县百姓深受黄河水患之苦,便把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求佛祖镇水。大佛眼望的方向正是曾经的黄河故道,而他向外翻的手掌则寓意河水止步。黎阳仓的位置恰恰建在古时的黄河水边,建仓的目的就是为了漕运。

浚县城东石刻大佛

黎阳是过去的粮食丰产区,建仓的开始应该是黄河的漕运,到公元668年,永济渠开通以后,永济渠和黄河同时漕运。漕运,是通过水路向封建统治阶级运送粮草的一种经济形式。自秦代开始,便有了通过人工挖凿运河以利运输的先例。当时,水路运输的成本仅仅是陆运的十分之一。为了尽可能延长运输范围,秦王朝建立了以仓储管理为中心的漕运制度,在水陆交通的枢纽地区建立大型粮仓,供转运或存粮之用。

漕运老照片

《浚县志》记载,黎阳仓在大名府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麓,乃隋文帝所置。公元583年,隋朝建立之初,由于地狭人稠,交通不便,京师长安的粮食供给愈发紧张。统一中国的隋文帝当即下令重开漕渠,并在黄河沿岸设置粮仓,想通过水路运输把江南地区的粮米运至长安。如今,浚县人每天进出都要经过这座古老的云溪桥,桥下已经干涸的正是当年行走漕船的河道。沿这条河向西南方不到300公里,便是隋朝的第二个都城---洛阳。

河南浚县古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