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与粮仓(2)
洛阳回洛仓:
在今天的洛阳市洛龙区,静静矗立着一座旧城门遗址。定鼎门,隋唐洛阳城的最南门。在定鼎门遗址的二楼我们找到了一座沙盘,隋唐时期皇城的格局清晰在目。由定鼎门一路向北便能通往帝王的宫殿。历史上,第一个通过这道城门的皇帝正是隋炀帝杨广。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后,立刻下诏在此兴建都城。与此同时又召集百万余人,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南北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即隋唐大运河。
2004年,因为一座工厂的整体搬迁改造,洛阳市文物局的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洛阳北部的邙山南麓,意外地发现了埋藏于地下的71座粮窑遗存。发现的仓窖排列规整有序,形制较大,为同一时期所筑,因此推测这应该是古里的国家粮库。为了保护这批珍贵的文物遗迹,洛阳市政府决定停止原来的工厂建设方案,就地对回洛仓进行保护性勘探。
经过勘探,这个地层包括这个仓窖里头的包含特物,还有出土的这个大业元年的铭砖,根据这些再结合文献记载,最后确定这是隋代的回落仓。在洛阳市文物局当年回洛仓出土的铭砖上,残损的砖面依稀可见“大业元年”四个字。
回洛仓建于公元606年,也就是隋唐大运河动工开挖的第二年。仓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目前已确定的仓容数量达220座。按照仓窖的分布规律推算,整个仓城的仓窖数量达700余座。一个内径10米、深10米的仓窖,储粮量在50万斤左右。如此计算,回洛仓的储粮总量可达3.55亿斤。
巩义兴洛仓
在洛阳市东不到100公里的洛河岸边康店镇,有一座气势非凡的古宅。周围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这里曾是康百万家族的老宅子。明清年间,中国漕运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康氏家族的祖先就是依靠河运发家,代代延续,整整富足了400多年。
顺着洛河,沿康家的宅子向东不到30公里,黄河与洛河交汇在了一起。这是曾是隋代东都洛阳的“东大门”。公元606年,隋炀帝在此设置了一座大型粮库,号称天下第一粮仓。这个岔口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兴洛仓又名洛口仓,洛口二字刚好点名了仓城地处的重要位置。
隋唐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就成了水路便捷的交通枢纽。然而,尽管运河的开通为洛阳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却没能在真正意义上巩固隋朝的政权。公元617年,各地反隋起义军风起云涌。瓦岗军首领李密率队先后攻取了黎阳仓、洛口仓和回洛仓,随后开仓赈民。粮仓失陷,洛阳城中就此断了口粮。短短一年过后,隋朝灭亡。隋炀帝怎么也想不到,他精心计划一步步打通的南北大动脉就这样落在了别人手里。
洛阳含嘉仓
洛河,古称洛水,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第一段,洛阳正是因为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自唐代开始,来自南方的运粮船经通济渠北上后,不再将粮食送往洛阳城周边的粮仓。而是通过由洛河分支出的一段漕渠,直接将粮米送往位于洛阳皇城东北角的一座仓城。似乎是因为吸取了隋朝覆灭的教训,唐太宗李世民把最重要的国家粮仓直接建在了东都皇城的旁边,这座粮仓就是著名的含嘉仓。
隋唐含嘉仓,是在1969年11月考古时发现的。当时在洛阳要修个焦枝铁路,洛阳要搞一个配套项目,就是包括车辆、检修车间,这个车间需要经过考古专门的钻探。在钻探时,发现了15个八角形的坑,坑里发现了一个方形砖,一个方砖上写着有含嘉仓这三个字。
含嘉仓的发现当时轰动一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随即安排摄影队进驻现场进行了跟拍。在发现的287座粮窖中,其中一座竟然还存有粮食。20世纪70年代的国家粮库都是靠地面仓库储粮,由于洛阳气候闷热,常有鼠患,粮库每年都要遭受巨大损失。很难想象,这座古人使用了几百年的地下粮窖却能将粮食保存的如此完好。
在洛阳市瀍河区有一条名为古仓街的小路,离它不远的地方,曾经出土过碳化粮食的含嘉仓160号窖静静的安置在一座小院子里。当年,为配合铁路修建,含嘉仓城中挖掘出来的大部分仓窖被回填,只保留了形质最完好的160号窖供人参观。
古人用于保存粮食的方法十分科学,在防潮方面,仓窖的防潮方法都是先将窖底夯实,用火烧硬,然后铺上防潮层。根据考古研究,回洛仓所使用的防潮介质是由外地运来的青膏泥,而到了唐代,含嘉仓则选用烧土颗粒和炭粒的混合物。防潮层做好后,再铺以木板或木板和草的重叠混合层。据记载,唐朝时窖内的谷子可藏9年,稻米可藏5年。160号窖内的谷子保存至今已有1300多年,颗粒仍可辨认。
在洛阳市博物馆,展览着含嘉仓出土的碳化粮食,以及当年确定仓窖身份的铭砖。这块单独摆放的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含嘉仓十九号窖铭砖。仓窖铭文有一定的格式,从右至左,一般先刻仓名,次刻仓窖位置,然后是输粮地点、时间、品种、数目以及入窖日期。最后不要署上经手官员的名字。
淮安丰济仓
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坐落着中国历史上曾经掌管全国漕运事务的唯一机构,如今的漕运总督府是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而成。由明代开始,运河漕运发展到鼎盛,每年有上万支运粮船往来于大运河中,南方的漕船抵达淮安必须先经漕运总督盘查才能继续北上。
淮安古称楚州,地处黄河、淮河与大运河的交汇处。明清时期,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成了南北互通盐粮的重要中转站。明朝中叶,黄河再次入侵淮河,淮安以北的京杭运河不仅迂缓难行,且时常发生沉舟事故。清政府下令禁止民间船只在运河上游航行。如此一来,跑船商人只好在位于清江浦的石码头上岸,改换马车继续北上。按照惯例,如此繁盛的交通要地周围必有大型粮仓存在。
淮安丰济仓遗址石板路上看似普通的石板已有了岁月打磨的痕迹,从下凹的形状中依稀能够想象运粮马车压过的情景。近代过后,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淮安的枢纽作用逐渐消失。南船北马的繁华已经褪去,唯有这些路牌和石碑依旧留守在运河旁边。
杭州富义仓
“北有南新,南有富义”,这句话说的正是明清时期两座最著名的天下粮仓。在杭州拱墅区霞湾巷8号这座院落的门牌上,赫然写着“富义仓”三个字。2003年,杭州市政府对这座年岁过百的粮仓进行保护性修建。
富义仓始建于公元1880年,地点就在京杭大运河边,建仓的目的是为了屯粮救济百姓。民国期间,富义仓仍然保持着粮仓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失去了原有用途。今天的富义仓,作为大运河的遗产保护,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北京皇家粮仓
公元1292年秋天,由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开凿的通惠河修建完成,自此,停靠北京通州的漕船可以继续向西直达积水潭码头。一幅《潞河督运图》的画作绘制于乾隆年间,画面描绘的正是当时来自各地的漕船抵达通州时的繁忙景象。
通惠河开浚后,北京城中陆续建起了大小粮仓几十座。据记载,至明朝永乐年间,北京东城朝阳门附近共有7座官仓:北侧有海运仓、北新仓;中部有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和富新仓;南侧有禄米仓。它们共同担负着京师储粮的重任,在南粮北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885年,黄河再次决口,漕粮河运被迫改为海运。此时的清朝政府也已走向衰败,公元1905年,漕运制度被彻底废止。短短六年之后,绵延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落下了帷幕。如今的南新仓尚存9座仓廒,按照军事标准建造的墙壁依然坚固耐用。不同的是,粮仓早已不再是漕运制度的附属。千百年来,运河沿岸的粮仓星星点点,几经更替。正是透过这些粮仓,今天的人们经过不懈努力,达成了与历史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