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匿战争及古罗马称霸

为了成为西地中海的霸主,罗马开始与迦太基进行战争。两国在公元前264—前146年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会战,持续了100多年。因为迦太基为腓尼基人所建,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所以这三次战争称为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前241)发生在西西里岛和非洲,罗马的影响力首次穿越公海向外扩展。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出兵西西里岛,首先击败了叙拉古,迫使其与罗马结成联盟,然后两者展开了对迦太基人的攻势。

罗马军队用自制的撞城机攻城

迦太基奋起反击,两国在西西里展开了决战。为了抗击迦太基人强大的海军力量,罗马人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海军舰队。罗马人发明了名为“鸦吊“的吊桥设备,这种装置有一个可升降的坡道,且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坡道下方是一个重磅铁制尖钩,它不仅能抓住敌船,还能切入敌船甲板。这样一来,罗马士兵即可冲上敌船,把海战转变成陆战。罗马人仍不信任海洋,试图把以船只撞击为主的海战变为人为的陆战,使船只成为士兵战斗的平台。

乌鸦吊桥示意图

公元前260年,由140艘战船组成的罗马舰队和迦太基舰队在西西里北岸的米拉海角相遇。当双方舰船接近时,罗马人快速放下“乌鸦“,让抓钩牢牢地钩住敌舰,随后 罗马水兵通过“乌鸦“迅速登上迦太基舰船。善于格斗的罗马士兵大杀大砍,凡是被“乌鸦“钩住的舰船上的迦太基人,不是被杀就是成了俘虏 。罗马人以微小的代价打败了迦太基舰队。

米拉海战战场

米拉海战的胜利,使罗马控制了西西里岛周围海域,并进而占领了科西嘉岛和马耳朵他岛,取得了海战场的主动权。可这时,罗马海军并没有完全取得西地中海的制海权,迦太基海军的实力也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地中海西部仍在迦太基的控制之下。雄心勃勃的罗马岂能就此罢休,于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海战又开场了。

公元前256年,罗马舰队约300艘舰船再次与实力不相上下的迦太基舰队在西西里岛南岸的埃克诺姆斯角附近海面相遇,双方相继进行了埃克诺姆斯海战和埃加迪群岛海战(见边栏)。两战均以罗马人的胜利而告终,罗马人终于彻底夺取了制海权,迦太基人不得不求和,从此放弃了西西里岛。第一次布匿战争也随之结束。罗马便将这些海外领土设置成行省进行统治,西西里行省成为第一个海外行省,其后便是撒丁--科西嘉行省。

第一次布匿战争

罗马人有着充足的理由关注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的那23年,因为在此期间,迦太基人不但成功镇压了雇佣士兵的反叛,还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帝国-----这一次是在西班牙。公元前237年,迦太基最卓越的将军哈米尔卡带着他年仅9岁的儿子汉尼拔前往伊比利亚半岛。仅仅8年间,他便在那里建立了一座繁荣城邦,以及一支强大的卫队。公元前229年,哈米尔卡在帮助部下渡过涨水的河流时,自己不幸溺水身亡。其继任者又于8年后被罗马派去的刺客---一个伊比利亚奴隶暗杀,于是,26岁的汉尼拔成为继任者。

迦太基名将汉尼拔

公元前219年,汉尼拔无视和罗马的种种约定,攻占罗马的同盟城市萨贡托。罗马派出使者,要求把汉尼拔引渡到罗马,不然就威胁发动战争 。但在国力增强的迦太基看来,罗马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害怕、只能对其一味退让的强国。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爆发。

油画:《汉尼拔发誓对罗马复仇》

公元前218年春,汉尼拔率军越过边境线埃布罗河,开始长征。很快攻取西班牙东北部地区,该年夏天,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脉,不久到达今天阿维农近郊的罗纳河畔。沿罗纳河北上,从那里直流而上就能到达伊泽尔谷地。这里就是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著名出发地。

汉尼拔军队过河

阿尔卑斯山周边原本住着高卢人(凯尔特人),高卢人不喜欢罗马人,汉尼拔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顺利地到达阿尔卑斯山山口。冬天翻越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征程的严酷程度有增无减。不久他们越过了顶峰,从这里能俯视阿尔卑斯山的东斜面,远处是广阔的意大利北部草原。翻越阿尔卑斯山用了十五天时间,汉尼拔手里只剩下2万步兵、6000骑兵、20头战象,但当汉尼拔出其不意地在意大利半岛北部发动进攻时,整个罗马都震惊了。

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阿尔卑斯山顶眺望意大利北部平原

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后,连续打了几个胜仗。公元前216年,两军在山丘地带对峙,军队几乎无法展开作战。汉尼拔见地势不利,用几天时间把部队转移到东南方向的坎尼。罗马这时的两个执政官是主战派瓦罗和慎重派保卢斯。双方在坎尼进行决战,汉尼拔用骑兵两翼包抄罗马军队使其遭到重创。

坎尼之战

由于汉尼拔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罗马军团被分割包围在阵地上;当夜幕降临时,已有5万多名罗马人被歼灭,其中包括一名罗马执政官保卢斯和80多位元老,而汉尼拔仅付出了伤亡5700人的代价。执政官之一的保卢斯本来对和汉尼拔正面冲突持慎重态度,但主战派瓦罗去不顾一切,希望在坎尼决战。讽刺的是,瓦罗负伤逃出重围,保卢斯去倒在战场上。这个败将在断气前哀叹:“先是败给了瓦罗,然后才败给了汉尼拔。“

油画:《保卢斯在坎尼之死》

为了挽救危急,罗马发布了全民动员令,重新组织军队,同时重新恢复费边的战略,避免决战,消耗汉尼拔的力量;加上迦太基对罗马坚固的城墙束手无策,战争的优势逐渐转向罗马。罗马把西庇阿兄弟派遣到伊比利亚半岛。坎尼之战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5年,一次战役中,西庇阿率领的罗马军队完胜迦太基的军队,并直逼迦太基大本营,从而解除了罗马的燃眉之急。迦太基告急,立即召回汉尼拔救援。

汉尼拔入侵意大利示意图

公元前202年,汉尼拔和罗马军队在扎马决战,汉尼拔遭遇了平生唯一一次战败。就是在扎马,罗马人最终找到了对付迦太基大象的方法:即首先突然吹响号角恐吓大象,从而使骑手无法控制它们;然后罗马人分开列队,远离可能会受到伤害的地方。这样罗马人取得了完胜,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迦太基被迫接受了极不平等的和约,成为了罗马的附庸。自此,罗马成为了西地中海的霸主。

《扎马战役》,现藏卢浮宫,图中迦太基军的战象被惊得不知所措

罗马害怕迦太基东山再起,发起了第三次布匿战争。此前罗马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摧毁了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基地,并设置了行省,但这仅仅是西班牙南部区域,却并未完全征服西班牙的内部地区。这次战争迦太基毫无抵抗能力,完全处于罗马的欺凌之下。前146年,迦太基城被烧毁,夷为平地。迦太基所属地区成为罗马的阿非利加省。和布匿战争同时爆发的还有征服高卢和西班牙的战争。公元前132年,西班牙也基本被罗马控制。

布匿战争纪念碑,位于利比亚塞卜拉泰考古遗址

在彻底征服地中海西部之后,罗马将目光转向了地中海东部世界。地中海东部世界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一分为三: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国。公元前215年,罗马发动第一次马其顿战争,无果。公元前197年,罗马再次进攻马其顿,发起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最终罗马军团在皮德纳战役中彻底击败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战败求和。

马其顿士兵手持长矛对战罗马军的情形

公元前190年,罗马军团彻底击败了安条克三世指挥的塞琉古大军,安条克三世不得不和罗马人签订城下之盟。至此,罗马基本控制了希腊和小亚细亚地区。马其顿也不甘失败,不断爆发反抗罗马的运动。公元前171年,罗马发起了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将马其顿彻底击败,分为了四个独立的自治区。

塞琉古国王安奈克三世头像

至此为止,罗马共和国时期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已经基本结束,通过这一系列的扩张战争,罗马几乎成为整个地中海区域的霸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 中后期,罗马又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蚕食了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地区以及南岸的埃及等地。至此,罗马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地区,成为波斯、马其顿之后第三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古罗马地中海霸主时的版图(绿色、黄色及深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