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集 孔子

清晨,朗朗的读书声从这里传出,学生们朗读的是《论语》,《论语》虽然只有11705个字,却被称为中国第一书,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也影响了世界,还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故事参见边栏)

论语

《论语》是一部散发着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生命体温的经典,浓缩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孔子弟子思想的精华,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元典之一。论语里边做人的道理,出世的智慧,它已经沉淀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一种心理,形成了我们一种生命底色。

在这以前,是一种以天命为主的这个思想,而孔子他的价值《论语》里面这个思想价值,就是他开始建立了一个完全立足于人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所以从那以后,从孔子以后中国文化走了一个新的道路。

孔子画像

公元前551年,一个婴儿降生在这个黑暗狭小的山洞中,因为生下来头顶的中间是凹下去的,和尼丘山很相似,这个孩子被取名为丘,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二,所以字仲尼,后世因为要避他的名讳,把尼丘山改名为尼山,因为他,山东曲阜成为朝圣之地,他就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山东曲阜尼山圣地

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先祖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宋湣(闵)公。宋,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公元前710年在国内权力斗争中失势的孔氏一族,逃到了鲁国。

相传,今天山东曲阜东南尼山附近的鲁源村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的所在地,村中现在还存有一块纪念孔子的石碑,是康有为在1924年所立,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身为鲁国陬邑的邑宰,在年近古稀的时候,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便去世了,孔子跟随母亲来到国都曲阜阙里居住,在这里孔子度过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康有为立的纪念孔子的石碑

因此可以想象孔子小时候在他母亲的带领下,成长的这种环境所以孤儿寡母应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次,吴国的太宰问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你的先生是圣人吧!他怎么有那么多技能啊”孔子听说了以后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春秋时期像种地一类的体力劳动,都是普通平民与奴婢才做的事情,被贵族们看不起称为“ 鄙事 ”。孔子说自己年轻的时候生活贫贱,干过这些粗重的活,所以才掌握了许多这方面的技能,正因为如此,孔子也亲身体验了下层民众的疾苦,了解了他们的诉求。

鲁源村的诚信街

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孔子从小勤奋好学,在童年做游戏时就常设俎豆,设礼容,学习礼仪,孔子十五岁起便立志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被称为六艺的技能,【礼】就是各种仪节、规程,包括行为容止;【乐】是与礼相关的音乐舞蹈;【射】就是射箭;【御】是驾车;【书】是书写;【数】是计算,包括卜筮。

古代君子的必修课---六艺

六艺是贵族仕进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里面孔子最重视也是精通的是【礼】。【周礼】三百种、【仪礼】三千种,主要是五种:【吉、凶、军、嘉、宾】【吉礼】就是说像成人礼,及过年过节的礼节;【凶】就是丧礼,死了人的礼节;【军】就是打仗以前来誓师,打仗后来献囚,歌颂胜利;【嘉】就是婚礼;【宾】,诸侯之间的礼节。这五种礼里头又分很多,所以说:周礼三百仪礼三千,孔子就提倡这个礼。

乾隆年间编辑的《周礼节训》

孔子生于斯长于斯的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摄政期间创立了以宗法为基 、礼制为体、德治为核心的西周文明。周公子孙世世代代传承与践行西周文明,不仅使鲁国成为西周文明的东方中心和春秋时期保存周礼最多的诸侯国,而且培育了以“崇伦理、尊传统、古朴、持重醇厚”为地域特色的鲁文化。

春秋时鲁国位置图

孔子,既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有学者之称,自古以来,教师的数目可谓不可胜数,但是,像孔子那样,凭个人的身份并完全依靠对年轻人的教导,而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教师却是屈指可数的,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也都开学收徒,到战国时期,儒家已经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最为兴盛的学派之一。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上入朝堂,下进闾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和传统文化的轴心。孔子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而且对世界文明也有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

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