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集 列国变法

春秋时代的长期战争,让各诸侯国的版图不断发生变化,剧烈的社会变动影响到贵族、平民各个阶层,一个新兴的以仕进为目的的士阶层开始崛起。他们秉承学而优则仕的认识,穿梭于各国之间,成为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是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的共同目标,士阶层的崛起给国君们的诉求提供了人才保障。随之,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变革应运而生,并以不可遏制的燎原之势在各国蔓延开来。

公元前430年的一天,魏国上地地区的两个百姓,正在用射箭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一桩邻里纠纷,百姓打官司,要先进行射箭比赛。谁射的准,官司就断谁赢,这是上地政治军事最高长官李悝刚刚颁布不久的习射令。在习射令颁布后,为了能在官司中获胜,一时间射箭成为了上地最为风靡的活动。李悝的这条法令在今天看来虽然有些荒唐,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却自有深意。

李悝雕像

上地地处魏国好秦国的交界,常常发生战争,习射令颁布后不久就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当地百姓日夜苦练,很快都成为了箭术高手,在之后对秦国的战争中,上地的军队将秦军射得人仰马翻,因为在上地的政绩卓越,李悝被擢升为魏国的相国,开始主持全国性变法。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让魏国焕然一新,一举成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大国。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由于田氏代齐的时间还不久,新生政权有待巩固,而人才又十分匮乏。于是,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建起了学宫,招揽天下贤士。在这里,齐国国君除了给予他们大夫的职位之外,还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出入有大道,居住有大屋,既富且贵。到齐宣王时,稷下学士多达一千余人,稷下学宫成为了战国时期的政治咨询和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其中,淳于髡、田骈、环渊、慎到、邹奭等七十多人被称为稷下先生,他们广收门徒交流论辩,各种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勤学有志的士人也如饥似渴地追随各学术大家,优秀的人才更是身兼数家所长。

稷下学宫

而在七国之中最弱的燕国,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更能说明当时国君们求贤的诚意。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大部分领土,燕昭王即位后,决心夺回失去的土地,振兴燕国。燕昭王卑辞厚币招揽人才,却总是觉得效果不好。于是,去向燕国的贤人郭隗先生请教。郭隗给他讲了个故事,有一个人,用千金求取千里马,三年都没有买到。

他的手下自告奋勇去买,结果用五百金买了一匹死掉的千里马回来,这人很生气,手下解释说:死的千里马您都要,何况活的,如今天下人都知道您要买千里马,很快就会陆续送来。果然,这人一年之内就得到了数匹千里马。燕昭王明白了郭隗的意思,专门建造了宫室,并拜郭隗为师。这一做法果然非常奏效,燕国求贤的决心和诚意传遍天下,乐毅、苏秦等杰出人才纷至沓来。

千金买骨

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的吴起,亲身经历了魏国变法的他,被楚悼王指派主持楚国变法,官居令尹,站在了权力的顶端。吴起,卫国人,年轻时家中富有,但他不爱生产经营,而在各国游历,谋求官职,但直至把家里的钱财消耗殆尽也没有成功。失意的吴起受尽了邻居们的嬉笑冷落,他一气之下,杀掉了曾经嘲笑过他的三十多个人,逃出卫国前往鲁国。临走前,吴起跟母亲诀别,发狠把自己的右臂咬破起誓,不做大官绝不回卫国。这一年,齐国攻打鲁国,吴起在沉寂了数年后终于等来为了期盼已久的机会。

吴起雕像

为了打消鲁穆公的顾虑,吴起杀掉了出身齐国的妻子,如愿以偿的当上了鲁国将军。这一次,吴起的才华终于得以展现,初出茅庐,就率领鲁国大军大败齐军。作为一个小国的将军却能把强大的齐军打得落花流水,立了大功的吴起踌躇满志,决心要在鲁国大展身手。

身在鲁国的吴起,已经拜儒家曾申为师,吴起的母亲去世时,按照儒家的传统,父母去世,儿子要守丧三年。但是,一心在仕途上的吴起,并没与回家奔丧,吴起的行为,引起了鲁国群臣的非议,鲁穆公开始听信谗言,疏远吴起,面对优柔寡断的鲁穆公,吴起毅然决然地离开鲁国,转而投奔当时最强的魏国谋求发展。

吴起画像

就在吴起开始担任鲁国将军的时候,被魏文王任命为相国的李悝,正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变法,来到魏国后的吴起,亲眼目睹了李悝变法的过程,见证了魏国的日益强盛。谁也没有想到,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对当时的其他各国以及对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一个国家要称霸,仅仅依靠发展经济和开明的政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军队。与李悝进行经济、政治和法制领域的改革的同时,吴起也在军中进行他的军事改革,吴起的军事改革,除了注重改善官兵关系外。其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常备军,为了精选武士,吴起对军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他首创了考选武卒的方法。入选武卒的条件很苛刻,必须身穿全副甲胄,能拉开十二石的弩,背着能装五十只箭矢的器具,肩抗长戈、腰跨利剑,带着三天的干粮,在半天内疾行一百里。士兵一旦入选武卒,国家就免除他家的徭役和宅田税,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将士们的战斗积极性。

吴起打造的楚国军队

短短几年后,这些由吴起精选出来的武卒,被打造成战国时期诸侯国中最强悍的步兵,震慑着其他各国。战国时期,在绝对实力下,强大就意味着扩张,被魏文侯重用的吴起在战场上宛若神灵附体,在魏国期间,吴起率军与其他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近十倍的秦军,短短数年就占领了原本全部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魏国在这里设立河西郡,任命吴起为西河郡守。在担任郡守期间,吴起总结了自己的军事实践经验,写成了《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魏文侯死后,儿子魏武侯继位。任命田文为相国,吴起很明白,对魏国来说,自己是个外人,新君初立的情况下,田文担任相国,的确是比自己更合适。但是田文死后,吴起依然没有当上相国,继任的是娶了公主的公叔痤,吴起耀眼的才华和显赫的功劳像芒刺一样,时刻刺痛新相国,让他寝食难安。公叔痤自知才能远远不足吴起,对吴起心存顾虑的公叔痤,设计令魏武侯对吴起生疑,使其不再信任吴起。在魏国无法立足的吴起,只好再次寻找新的舞台,楚国。

公元前402年,楚国竟发生了盗杀国王的事件,惊魂未定的楚悼王继位后,连年遭到魏、赵、韩等国的进攻,不断丧师失地,楚悼王不得不用重礼贿赂秦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和魏、赵、韩讲和。在这种国贫兵弱、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吴起的到来就像是上天送给楚悼王的礼物,楚悼王如获至宝。初到楚国吴起就被任命为宛守,一年后提升为令尹,主持楚国的变法。手握改革大权的吴起,首先对楚国官场进行大换血,凡是无能无用之官与不急官,没有用的虚官冗员一律淘汰,并削减留任官吏的禄秩,将节省下来的俸禄用来养选练之士。

楚悼王与吴起

同时严禁官场不正之风,私门的请托一律不许,又禁止纵横家进行游说,防止他们口舌生事、破坏风气。对贵族,吴起更是毫不留情,剥夺他们世袭的特权,三代之后取消他们的爵位。当时楚国土地虽多,但是开发却不充分,于是吴起强迫贵族子弟迁往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开垦荒地,自食其力,这个举措也加速了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

吴起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楚国的政治面貌为之一变,经济状况状况得到改善,军事能力大大提高。改革,让战国新晋诸侯国魏国一举称雄,也让日渐衰落的楚国再次屹立,但是在各国主持变法的法家因变法严重触动了旧贵族的势力,大多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公元前381年,吴起带兵攻打魏国,一直打到了黄河两岸,就在取得胜利的时候,楚悼王去世,吴起从前线匆匆赶回楚国国都奔丧,身为一个外来的士人,在楚国没有根基的吴起,一旦支持他的楚悼王去世,他立刻又回到了孤家寡人的状态。

此时的都城,等待吴起的是怀恨在心的楚国旧贵族的疯狂报复。葬礼上,旧贵族们迫不及待地向吴起发起攻击,绝望中的吴起扑在楚悼王的尸体上,旧贵族们乱箭齐发,射中了吴起,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这是吴起在临死前已经为自己想好的报仇计划,按照楚国的法律规定,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也就是说,伤害君王尸体者,罪及三族,七十多家楚国贵族因此惨遭惨遭灭族。吴起已死,变法也随之夭折,楚国的旧势力重新抬头,军政大权始终掌握在贵族昭、景、屈三家之手,吏治也未得到真正改观,此后楚国的走向正如韩非所说,不用吴起而削乱。

吴起之死

就在吴起被害二十二年后,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和总结了各国的失败教训后,来到了秦国。在秦国,商鞅在不断完善各种法律制度的同时,也使法家主张乱世用重型的思想及改革实践达到了列国变法运动的顶峰。正是由于商鞅的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但是,也让商鞅和吴起一样下场悲惨。秦孝公去世以后,继位的秦惠王听信诬告,将商鞅车裂而死。(商鞅变法及秦国崛起详见边栏)

商鞅车裂

虽然不少法家因为改革而牺牲,但是经过他们主持的变革之后,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和新的经济体制,在各国也都得以确立。战国变法运动绵延一百多年,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可谓史无前例。变法中形成了中国之后两千年的国家机器、经济结构和法律制度的雏形,虽然历经政权交替,朝代更迭,以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却一直统治着神州大地,历经风雨,未尝动摇,直到辛亥革命这场更大的变革风暴袭来,它才告别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