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乐宫的今日传奇

如今曾侯乙编钟已得到复制,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的90后、00后们,又使古老的编钟在他们手中焕发青春。曾侯乙编钟的珍奇,当然最直观表现在其整体艺术造型上。更重要的是,它还刷新了许多音乐史上的认知。首先它最奇妙的所在是“一钟双音”,每个钟能敲击出两个不同频率的乐音,在钟体下部口沿正中部位敲出的音称正鼓音,在钟体左右两侧称侧鼓音。正鼓与侧鼓可以单独击发,也可以同时击发,且互不干扰。这是声学、物理学上的奇事。

曾侯乙编钟,战国,木、青铜,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1977年春,在知名音乐家吕骥的倡议下,文化部组织了一次先秦音乐文物的测音调查活动,历时近三个月,搜集陕、甘、晋、豫四省考古发掘的乐钟及其他古乐器实物资料。他们对殷代、西周、春秋、战国的乐钟测音发现,钟的隧部和鼓部具有不同音阶的音响。“一钟双音”湮没了两千多年后,迎来了人们的关注。但学界仍有人不相信,还有人认为这恐怕是出之偶然,而非有意识的设计制作。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在当时能够见到的先秦成套编钟所含单体不多,最多的一套不过十余件,而且也不是每一件都保存完好、双音无损,也就是说可供分析的资料局限性太大。

知名音乐家吕骥

当时学者们认定,要得出确凿的“一钟双音”的结论,必须找到一套先秦编钟实物:成套编钟所含单体较多,音响无一缺损;所有单体的双音,都有着整齐的、稳定的音阶关系;鼓部音和隧部音具有同等作用,均能在演奏中敲击发音。音乐文物调查结束不过一年多,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就出土了完全符合上述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振动频率。敲击钟的正鼓部位,钟腔形成的振模有四条纵向节线,正好位于侧鼓部位,这时听到的主要是正鼓音,侧鼓音受到了抑制;反之同理,节线在正鼓部位,就只能听到侧鼓音了。

曾侯乙墓出土编钟散件

“一钟双音”的技术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音乐考古学家冯光生将技术的发展分为“原生双音”“铸生双音”“铸调双音”三个阶段,分别属于自然存在、有意获取、精确调制的发展过程。他认为曾侯乙编钟的双音技术属第三个阶段的巅峰时期,几乎达到技术的极限。从今天从编钟的钟腔我们可以得见:内部相对侧鼓部有一条“音脊”,这些音脊受到不同程度的磨砺,甚至出现了“音槽”,是当时的工匠调音的痕迹。他们掌握了这一最为敏感的调音部位,用加厚和减薄并用的办法调节钟的双音。

编钟演奏

由于钟体大小及钟壁厚薄不一,悬挂部位各有区别,全套钟音色丰富多彩;上层钮钟音质清亮,声音悠扬;中层甬钟音质圆润,旋律优美;下层大钟深沉浑厚,气势磅礴。全套钟同台合奏,多种音质音色组合在一起,优雅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因钟架呈曲尺形三层,演奏时其声音来自三维空间,高低错落有致,音韵跌宕,别具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