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汉纪十:汉武帝元光二年至元朔四年
(前133-前125)大事提要

纪年 编年史 故事及评说
汉武帝元光二年
(戊申,前133年)

李少君凭借祭祀灶神求长生不老的方术,蛊惑了汉武帝,汉武帝深信不疑,开始亲自祭祀灶神,寻找仙人。 (详述

汉朝设谋马邑,吹响反击匈奴的号角。大行王恢建议,发三十万大军伏击匈奴,匈奴十万骑兵入塞,并看出汉军破绽,汉军无功而返,王恢被处斩首。(详述

汉武帝元光三年(己酉,前132)

黄河决口,十六郡被淹,丞相田?借天意放弃堵口,任其泛滥。(详述

大将军窦婴失势,与灌夫相互援引,灌夫得罪田?,被治罪;窦婴营救,亦被斩首。(详述

汉武帝元光四年(庚戌,前131)

冬季,十二月末,根据所定罪名在渭城处死了魏其侯窦婴。春季,三月十七日,武安侯田?也死了。等到后来淮南王刘安谋反失败,汉武帝高彻得知田?接受过刘安的黄金,并且说过大逆不道的话,就说:“假如武安侯还活着,就应该把他灭族了。

御史大夫韩安国代理丞相职务,为汉武帝引导车驾,从车上摔了下来,成了跛腿。五月二十日,汉武帝任命平赖侯薛泽为丞相;韩安国因病免职。九月,汉武帝任命中尉张欧为御史大夫。韩安国的腿疾痊愈,重新出任中尉。
夏季,四月,出现寒霜,冻死了野草。汉朝发生了地震,实行大赦。

汉武帝元光五年(辛亥,前130)

河间王刘德努力钻研学问,喜好古代典籍,注重实事求是;搜集礼乐制度的古事,稍加增订,有五百多篇;思想和言谈举止,务求符合儒家学说。(详述

河间王刘德去世,被朝廷封谥号为献。刘德的的学问德行受到了班固的高度礼赞。(详述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刘彻任命唐蒙为中郎将,率军进入夜郎境内,在那里设立犍郡;又任命司马相如为中郎将,持皇帝符节出使西夷,在那里设立都尉管辖。(详述

皇后陈阿娇失宠,进行祈祷诅咒,被汉武帝废去尊号,贬入长门宫。窦太主的男宠董偃,得到汉武帝的宠信,被东方朔严词谏止。(详述

公孙弘对策,原评最下,被汉武帝拔为第一。(详述
公孙弘熟悉文书法令,善于逢迎,得到汉武帝的欣赏和重用。(详述
秋季,七月,出现大风,拔起树木。

汉武帝任命张汤为太中大夫,张汤与赵禹共同制定了各项法律条令,务求繁密严苛;严格控制在职官吏,制定了官员知人犯罪而不举报就要判刑的“见知法”,使官吏互相监视、互相侦察。从此开始,用法更加严厉苛刻了。
八月,庄稼发生螟虫之害。

汉武帝元光六年(壬子,,前129)

冬季,开始对商人的车辆征税。
大司农郑当时建议:“从渭水开辟一条河道,下连黄河,用来漕运函谷关以东地区的粮食,。”春季,汉武帝下令调集数万民工开掘河道,用了三年时间,河道开通了。

汉朝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出兵攻打匈奴,卫青首战告捷,攻到龙城,杀敌七百多人,封为关内侯。(详述
夏季,大旱,出现蝗灾。
六月,汉武帝亲临雍县。

汉武帝元朔元年(癸丑,前128)

汉武帝刘彻下令广求贤才。(详述
主父偃上书,谏止征伐匈奴(详述
严安上书(详述
徐乐上书(详述
汉武帝对上书者分别给予重用(详述

汉朝迎击匈奴,东夷归降(详述
十二月,江都王刘非去世。
皇子刘据出生,他是卫夫人所生的儿子。三月十三日,汉武帝立卫夫人为皇后,实行大赦。
这一年,鲁王刘馀、长沙王刘发都去世了。

汉武帝元朔二年(甲寅,前127)

主父偃向汉武帝献策,提出“推恩分子弟”,削弱诸侯王力量。(详述
卫青打败匈奴被封侯。(详述
主父偃提出迁移山东大户充实茂陵等意见,均被采纳。(详述

游侠郭解行侠弄权,也被迁移,因手下杀人,被处灭族。(详述
冬季,汉武帝赏赐淮南王刘安几案和手杖,恩准他不必来京朝见。
三月三十日,发生日食。
夏季,朝廷招募了十万民众迁居朔方郡。

班固批评游侠与游士宾客扰乱世风。(详述
荀悦批评批评游侠。(详述

谋臣主父偃对查处诸侯王的犯罪行为不遗余力,逼迫燕王、齐王相继自杀;赵王刘彭祖诬告主父偃,主父偃被灭族。(详述
张欧被罢免,汉武帝想任命蓼侯孔臧继任御史大夫,孔臧辞谢,于是汉武帝就任命孔臧为太常,对他的礼仪赏赐如同三公一样。

汉武帝元朔三年(乙卯,前126)

汉武帝重用公孙弘,公孙弘提倡节俭。(详述
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辛,十三年而归。(详述
重用张汤,张汤看汉武帝脸色行事,受到汲黯多次责问。(详述
三月,汉朝实行大赦.
六月初二,皇太后去世。

冬季,匈奴军臣单于死,他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进攻并打败了军臣单于的太子於单,於单逃到汉朝来归降。四月初七,汉武帝封匈奴太子於单为涉安侯,过了几个月,於单就死了。
匈奴的几万骑兵越过边界,攻杀代郡太守恭,还掳掠了一千多人。匈奴再次入侵雁门郡,杀害和掳掠一千多人。

汉武帝元朔四年(丙辰,前125)

冬季,汉武帝前往甘泉。

夏季,匈奴三万骑兵分别入侵代郡、定襄郡和上郡,杀害和掳掠了数千人。

本卷终评

主父偃论(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