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我愿意追随他们到任何地方(9)

日军第十八师团损失巨大,每个步兵中队减员至不足六十人,且残部疲惫不堪,惊魂未定。自中国驻印军在胡康河谷开战以来,盟军方面发挥了高度机动作战的优势,不惧艰险,大胆穿插,日军的侧背常常受到出其不意的攻击。加之制空权完全被盟军掌握,缺乏空中侦察手段的日军只能盲目抵抗,处于极其被动的态势中,毫无还手之力。在瓦鲁班侥幸逃脱的师团长田中新一,退守坚布山后紧急收容残兵,并调来第四联队以及第二师团一部,集中起三十余火炮,企图依靠坚布山天险阻滞中国驻印军的攻击,争取时间,等待增援。

坚布山是胡康河谷与孟拱河谷的分水岭。位于胡康河谷最南端的山中隘口全长十六公里,北起丁高沙坎,南至沙杜渣,隘路两侧悬崖陡立,森林密布,易守难攻。史迪威决定一鼓作气拿下坚布山,把日军彻底赶出胡康河谷,然后冲入孟拱直捣密支那。

此时的英国人也在“助战”。中国驻印军反攻作战开始后,为策应缅北作战,英军出动第十五军,在“喷火式”战斗机的支援下,沿着阿拉干海岸发起了一次攻击。但是,英国人刚一出手,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立即实施了代号为“哈号作战”的反击,把英军第七师的三个旅和第五师的一个旅共计三千多人以及一百多辆坦克和一千多辆汽车包围了。英军以优势坦克和火炮组成环形防御圈,并得到优势空军的不间断补给,没有制空权的日军补给困难,火炮也很少,加上英军第十四集团军司令斯利姆急调三个步兵师增援,日军反又处在了英军包围中。最后日军弹药耗尽,伤亡增加,不得不把部队分成小股,在茂密的丛林中且战且退。

这是英军在亚洲战场上对日作战的首次胜利。接着,英军远程突击队第七十七旅和第一一一旅,由美军的二百五十架运输机和滑翔机运载,突然出现在卡萨上空。突击队员乘坐的滑翔机首先在林间降落,随即开辟小型机场跑道以供运输机降落。此后的数天之内,英军和美军联合运抵了七千五百人的部队以及火炮、吉普车和一千三百多匹骡马。随后,这支远程突击队依靠空投补充给养,穿越四百公里的山地和丛林向缅北秘密推进。英军在顷北日军后方的空降,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和效应,但确实扰乱了日军的后方,对中国驻印军的反攻作战起到了协同作用。

中国驻印军的南进以及英军的远程空降,令日军醒悟到在缅甸战场上面对盟军的优势攻势,单纯防御无济于事。于是,断然开始了预先策划的“乌号作战”,预定发动攻势的时间在二月十一日---据说这是日本神武天皇即位之日----攻击目标是英帕尔附近的英军主力。英国人的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日军不但开始进攻英军,且有攻入印度的态势。一月十九日,日军发动了对英帕尔的进攻。第三十三师团突击部队很快将英军第十七师包围。英军第二十三师奋力增援,被包围的英军部队才得以突围。但是,日军第三十?师团渡过钦敦江后直趋科希马,并向英帕尔的北部和东部迅速迂回。科希马是距英帕尔八十公里的一个小镇,英军第十四集团军主力负责守卫英帕尔,防守科希马的只有三个营。日军第三十师团切断科希马通往英帕尔的公路后,向科希马发起攻击,三个营的英军且战且退进了山里,并呼叫飞机尽快给他们空投给养。

科希马的丢失,使距科希马二十多公里的迪马普尔受到严重威胁。迪马普尔是阿萨姆铁路的终点,不但是盟军在印度东北部的重要后勤补给基地,那里还储存着准备经过“驼峰航线”运向中国的大批军用物资。英军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斯利姆不得不紧急调集援军:第二师动用铁路运输,第五师和第七师使用空运手段。总之,要争分夺秒地赶在日军冲进迪马普尔前,到达预设阵地。只要陷入困境,英国人就会想到中国人。此刻,英国人将他们始终坚持的中国军队不得深入缅甸的原则忘得一干二净,迫切要求中国驻印军迅速夺取孟拱和密支那以威胁日军后方;同时希望集结在中国云南西部的远征军尽快入缅参战,从滇西方面打过来,以减轻英帕尔战场上英军的压力。

英军的危局对史迪威来讲是灾难性的。如果数万英军垮了,导致日军攻进印度,不但通往中国唯一的运输通道“驼峰航线”很难确保,且中国驻印军也会因为后勤补给线被截断而陷于孤立。到那时,缅北反攻将功亏一篑,或许还要重蹈一九四二年缅甸作战失败的覆辙。史迪威请求蒋介石尽快命令中国远征军出兵入缅。三月二十日,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赫恩将军把罗斯福以备忘录形式发来的电报转给蒋介石。备忘录除了赞扬中国驻印军的作战之外,特地把美军和英军发动胡康河谷作战的作用描述了一番,然后强调中国远征军如不出兵后果非常严重。 为了督促中国方面出兵,史迪威飞赴重庆面见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