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破碎与重聚

熹平石经 易经残石

馆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质地:石

尺寸:长 31 厘米 高 66 厘米

年代:东汉

熹平石经 易经残石

依稀的文字,饱经沧桑的残石,分藏在全国多家博物馆,虽相隔千里,却是出自同一组石碑。它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东汉熹平石经。双面刻字,不是一块,而是一组,共 46 块,内容为儒家七部经典,全辑 20 多万字,史无前例。

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刊刻了法老的诏书,古巴比伦人刻制了汉谟拉比法典,中国人在石头上镌刻了一套儒家经典。

左:法老的诏书;右:汉谟拉比法典

汉代开始,普通人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儒家经典作为官方法定教科书,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典范。官学私学规模空前,制定的教育制度模式沿用至今。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经籍传播主要靠抄写,时间一长,难免出错。

古代抄经书的场面

汉灵帝熹平四年,议郎蔡邕等人奏请校订儒家经典文字,刻一套范本立于太学,以供刊误订伪。此举轰动全国,读书人纷纷前来捶制拓片作范本,不仅校对内容,亦学书写。熹平石经全文以当时官方正体字写就,是汉隶成熟期的顶峰之作,在中国学术史和书法史上都堪称鸿篇巨制。

熹平石经---鸿篇巨制

天有不测风云,石碑也有旦夕祸福。熹平石经刻成的第二年(公元 184 年)便爆发了战乱,七年后(公元 191 年),董卓焚烧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遭到破坏。魏初有所修补,之后便颠沛流离,南北朝时期(公元 540 年),北齐的高澄将石碑从洛阳迁往邺都,结果半路上掉进水里,运至邺都的还不及一半。隋朝年间(公元 581 年),又从邺运往长安,却用作柱础。唐贞观时(公元 635 年),魏征去拯救这批石经,已十不存一。再以后就仅剩些拓片和零星出土的碎石残片,如一串断线的珍珠,四佚乡野

拯救出的石经残片

可以看出,这块熹平石经上的内容是《易经》。汉字历经演化,有繁简之别,有通假之异。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根本,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熹平石经开创了文字校正之先河。此后,历代都有官方刻石,宣布经文定本。石碑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强大载体,成为梳理传统文化的重要凭据。汉人早已用行动表明,回溯,是为了接近本真。

石经的内容是《易经》

石头冷硬,字藏深意。它召唤着历代有心人,将残片从各处找寻。如今,我们已经收集到 8000 多个熹平石经文字。一片一块,一字一句,等待破碎后的重聚。

知识链接 :千年聚散 文明传承(续)

学者们不断搜集网罗当时所能见到的所有残石,反复传拓,编印书籍进行著录。例如罗振玉一年之内编纂《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9 次,其后又不断増补,不断汇总;马衡穷毕生之カ,将所收集的汉代石经拓片整理顺序,以文字考订传世文献,终成皇皇巨著《汉石经集存》。在时局动荡的年代,他们依然坚守国粹,面对艰难困苦,他们却毫不在意。

汉石经集存

面对这些石经,马衡先生曾激动地写道:“宋人录熹平石经多至千七百余字…不意后八百年,更得此数百字。吾辈眼福实过宋人,何其幸欤!”除了跃然纸上的喜悦,今人更能感受到当年学者们一心一意传承文明的赤子之心。

随着西方科学的引入,学者们亦开始采用文献学方法对熹平石经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将石经内容与传世文献对比后发现,两者文字上的相互龃龉,多因先秦经典以简牍为媒介,简牍一旦散乱,就会“张冠李戴”。可是汉儒各承师法、恪守章句,不敢有所改动,致使文中的错误遗留千年。八百年前的“赵明诚之问”,也因此得以解答。

罗振玉旧藏熹平石经残字集存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偃师市佃庄镇太学村展开考古发掘,出土汉石经残石 661 块。它们被妥善安置在博物馆与研究机构,相关研究不断问世,熹平石经迎来了新的生命。这一片片承着文明的石经,相信终有一天可以团圆。

从这些严整规范的汉隶中,我们看到了华夏文明的坚韧。虽然历经沧桑,但却绵延不绝。石碑不会腐烂,文明亦当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