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御龙帛画---天上见

馆藏:湖南省博物馆

质地:丝帛

尺寸:长 37.5 厘米 宽 28 厘米

年代:战国

死之后,人会去哪里?两千多年前的楚人相信,是永生。他,眼神坚定,峨冠博带。身着华服的他,腰配重剑,手中的缰绳绷得笔直。缰绳的另一端,紧紧地拴着一条巨龙。巨龙昂首翘尾,身呈龙舟状。他似乎已经准备完毕,即将摆脱形骸的束缚,前往永生之地。

前往永生的他

这幅人物御龙帛画作于战国时代,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帛画。它出土于长沙子弹库,发现时,平放在椁盖板和外棺中间的隔板上,是丧葬中使用的“引魂幡”。

人物御龙帛画

华盖高擎,代表着墓主人正游走于天空。一条鲤鱼引领着航程。墓主人驾驭巨龙,而龙正是可以穿行于人间与仙界的接引神兽。

墓主人正游走于天空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像设君室,静闲安些”。据说,“些”是远古楚地巫音的残存。楚人认为人死后,魄住下沉,魂往上飘,因此把帛画藏在棺椁的夹层中,游魂识别墓主人形象,就会归来,完成升仙之旅。

人死后,魄住下沉,魂往上飘

作于 200 多年之后西汉时期的 T 型帛画,同样作为“引魂幡”,则将楚人有关生死的宇宙观表现得更加完整而立体。

西汉时期的 T 型帛画

画中,生死如阴阳相互转换,死后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如四季循环往复,杂糅一体。帛画下方是地下的世界。长夜玄冥中,巨人脚踏螯鱼,震慑恶灵,托举起大地。

巨人脚踏螯鱼,震慑恶灵,托举起大地

帛画的中间部分,墓主人的魂魄则由双龙搭载着一路升腾,穿越人间。

双龙搭载着一路升腾

上方的天界中,天门大开,这里日月同辉,是墓主人将要飞升成仙的地方。

成仙的地方

装载着墓主人的棺椁上同样描绘着升仙的极乐之境。消失的生命虽暂时如烟云般飘散,但在各种神物的庇佑下,阴阳调和,魂气聚合成形。永恒的生命在另一个世界逐渐复苏。楚人的丧葬,用楚文化奇幻神秘的形象,为逝者的出死入生描绘了一套瑰丽而完整的路径。

装载着墓主人的棺椁

“死生为昼夜”,生死非人力可逆转,可它们又如春来秋往、昼夜更替,这是大自然冥冥之中的暗示。楚人对生命奥秘的探寻,幻化在烂漫的图景中让那时的人们面对死亡时不再恐惧。

楚人对生命奥秘的探寻,幻化在烂漫的图景

因为他们相信,死亡是为人之路的终结,却是成仙之旅的开端。事死如事生----这样的生死观影响了中国的后世千年。生而为人,死后成仙,这オ是完整的生命记忆。而生死之间,应御龙而行。

(接右栏):

从四幅楚汉帛画来看,战国至西汉,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是不断变化的。战国时期,人们对死亡世界的认识还比較模糊,帛画表现的仅是墓主人接受龙凤引导而行进的情景,至于前往何方则并不明确。西汉初期的马王堆帛画,表现墓主人灵魂的去向是一个近似于天界的地方。金雀山汉墓表现的则是墓主人到达了一个类似于仙山的地方并在那里生活的场景,这说明从西汉中期开始,汉人对死后世界有了明确清晰的理解,并将其描绘得更加贴近现实。

西汉末期至东汉是帛画的衰亡期。这时的帛画图像简化,甚至有些没有图像,仅用文字记载墓主的姓名、籍贯及祭文。这种现象表明,崇拜巫鬼的楚系信仰已经衰落,引魂升天的观念逐渐消失,标志墓主身份的功能被文字代替,帛画也就相应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画的兴起、发展与消失,反映的是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古人生死观的转变进化。从楚文化到多种思想兼收并蓄的汉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从迷信鬼神、渴望升仙到对死后世界的想象趋向现实,体现了古人对于生死问题的认知逐渐走向理性化。而其中不变的,是我们对超越生死的渴望和对逝者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