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纱单衣—云想衣裳

素纱单衣

馆藏:湖南省博物馆

质地:丝绸

尺寸:长 128 厘米 宽 190 厘米

重量:49 克

年代:西汉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西汉长沙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下葬,贴身侍女挑出她最喜爱的几件衣服,仔细叠好、封箱,放在她的棺木旁。

素纱单衣

这一件是她的最爱。它没有衬里,轻薄、通透、柔软、神秘。可以想象,当辛追夫人把它套在各种华服的最外面,华服上艳丽的纹饰在这层薄纱下若隐若现。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宴饮聚会的焦点。这,就是素纱单衣。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已经在创造这样的朦胧之美。直到今天,它透露出的韵味一直吸引着后人去追寻它的绝代芳华。

上:印花敷彩纱丝锦袍;下:朱红菱纹罗丝锦袍

清华大学教授、服装设计师李薇说:“交领、平肩、宽袖,然后直身,它不强调合体,但服装和人体之间有一种叫内空间,它有空气在流动。

交领、平肩、宽袖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一座汉代文化的宝藏。因为墓主人的贵妇身份,这里又好像是发生于地下的一场汉代服装秀。1972 年到 1974 年,这里一共出土了数百件汉代丝织品和衣物,其中最令研究人员感到惊叹的就是素纱单衣了。但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年后,蝉翼一般轻透的素纱单衣已经非常脆弱。

马王堆出土现场

今天的人们,只能尝试通过复制来再现它起初的样貌。整件衣服长 1.28 米,两袖通长 1.9 米。即使算上纹锦镶边的衣领、衣袖口和衣襟边缘,整件衣服一共只有 49 克。南京云锦研究所正在第二次尝试复制,因为之前制作的复制品总是比素纱单衣要重。

南京云锦研究所正在第二次尝试复制

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素纱单衣的蚕丝纤度只有 11.2 旦,也就是说,制作素纱单衣的丝,每 9000 米只有 112 克。而今天最高级丝织物的纤度也要 14 旦左右。

薄如蝉翼

原来,经过千年进化,现在的蚕越发健壮肥胖,吐出的丝也就粗了很多,蚕宝宝即使想瘦,却已经回不到当年细若游丝的身形了。西汉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人一直把中国称为“赛里斯国”,意思是“丝来的地方”。这些丝,穿梭着经纬,也织就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气质。

现在的蚕越发健壮肥胖

衣着会让人们找到自己。安安静静交叉的领子,直身的、不合体的形制,让素纱单衣在穿着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随机的线条。这样的衣物并不捆绑着身体,相反,穿上它的人,神采可以随着衣裳起舞,自在地飞扬。

神采可以随着衣裳起舞,自在地飞扬

正如李薇所说:“它是自由的,人体在里面也是自由的,人洋洋洒洒的,很自在、很心定,我认为它是一种自由。”

礼仪之大,称之夏;章服之美,谓之华。素纱单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却仍然在影响着两千年后的中国人。它是中国服装史上的千古传奇,但又与今天的生活并无沟壑。因为,它就是属于中国人的自由浪漫的样子。

(接边栏)

楚地的纺织

先秦至汉代,楚地经济发达,手工业繁荣兴盛,纺织业作为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当时已达到相当高超的技术水平。从出土情況看,自 20 世纪 50 年来以来,我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许多墓葬中陆续出土了不少这个时期精美的纺织品,如 1982 年,湖北省江陵马山 1 号战国楚墓出士的衣物几乎包括了先秦丝织品的全部品种,包括锦袍 8 件、单衣 3 件、夹襦 1 件、单裙 2 件、绵袴 1 件、鞋履 3 双、假发 1 件、纱帽 1 件等,所有衣物以绢为主要材质,辅以锦、纱、罗、绦等,色彩有深黄、浅黄、灰白、耦色、红棕、深棕、紫红色等,其出士丝织品工艺之精美、品级之高贵,足以与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的同类织物相美。

马山一号出土的两件锦袍

楚地之所以在古代拥有如此发达的织造业,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政治、人文环境。该地沃土良田丰裕,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且江南水路发达、交通便利,利于产品运输,为丝织品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楚地漂亮的丝织品

从总体的政治环境上看,楚地统治阶层较为注重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且成为高档纺织品的最大消费宗主,他们与生俱来的浪漫、热烈、舒缓的性格,以及充满了想象力和神秘色彩的楚地文化,共同孕育了像“素纱单衣”这样缥缈、虚幻而又尊贵优雅的丝物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