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溯源定本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馆藏:山东博物馆

质地:石

高 48 厘米,宽 111 ,厘米 2 厘米

年代:东汉

这块来自汉代的画像石上,刻画了春秋时期两位中国思想家的一次会面:孔子领他的弟子拜访老子。衣袖中伸出大雁头的人像正是孔子,大雁是孔子送给老子的见面礼。手拄拐杖、面向孔子的是老子。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下图左为老子,右为孔子

“孔子见老子”是汉代画像石的常见题材。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石刻艺术品,是汉代人精神创造的真实写照。

左: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右:建筑人物 东汉

孔子和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一位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一位是道家文化始祖,但他们见面时还并未有儒道之分,更像是后辈向前辈的请教。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叙了其中的一次谈话。孔子前往周都洛阳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学问,老子说:“你说的礼,发明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君子时运来临才会出来建功立业,时运不济,则像蓬草一样,苟且性命。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想,去掉挂在脸上的神采情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都是对于你的身心没有好处的东西。”孔子回去后,三日不语,对弟子们这样形容老子:“见到老子,远超出我的想象,他就像变幻莫测的龙一样,无人能识其全貌。”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却并没有排斥异己。二位先圣躬身互拜的背后,是两种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汉代人把这个场景刻在砖石之上,置于兆域之中,为的则是铭记和传承。人类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因铭记传承而绵延不断。“君子和而不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武氏祠汉画像石刻 东汉

公元前 600 年至公元前 300 年间,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和中国都先后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孔子、老子等先哲,他们的智慧与人类相遇,构成了多元的世界,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孔子和老子,儒家、道家,他们的哲思就像两条河流,它们交汇,它们奔腾,它们也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时刻都在发生着,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你自己的相遇。

拯救出的石经残片

可以看出,这块熹平石经上的内容是《易经》。汉字历经演化,有繁简之别,有通假之异。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根本,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熹平石经开创了文字校正之先河。此后,历代都有官方刻石,宣布经文定本。石碑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强大载体,成为梳理传统文化的重要凭据。汉人早已用行动表明,回溯,是为了接近本真。

石经的内容是《易经》

石头冷硬,字藏深意。它召唤着历代有心人,将残片从各处找寻。如今,我们已经收集到 8000 多个熹平石经文字。一片一块,一字一句,等待破碎后的重聚。

接右栏: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是儒道两大思想派别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历史见证。儒家与道家虽然有不同的思想主张,但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相反,儒家与道家在两汉时期交流融合,共同成为汉代人民的精神信仰。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汉武帝时虽然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此时的儒术是融合了道家、阴阳五行等学说的“新儒学”。追求长生不老或死后得道升仙的道家思想依然在民间具有影响力,渗透进社会的伦理纲常,形成土生土长的道教信仰。儒道两家的交流互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它的开端就是孔子与老子的会面。

儒道两大思想派别相互交流

儒道的交流共存在画像石上也有反映。画像石是墓室与祠堂、阙等地面建筑上的雕刻装饰,是为丧葬礼俗服务的艺术形式,寄托着墓主人对死后的追求与向往。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东王公、羽人等神话形象,即是道家希冀长生不老,羽化登仙思想的表现。而与这些升仙图像共出的、包括孔子见老子图在内的历史故事图像,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教化意义。

历史故事图像在墓中出现的意义是“恶以诚世,善以示后”。图像题材包括圣明君主、圣贤明臣、孝子、列女等符合儒家道德要求的历史人物,用儒家道德规范教育后人。汉人将“孔子见老子”图刻进墓室,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儒学的崇敬和虔诚,通过先圣的故事表明自己具有或崇尚追求同样的美德,并希望把这种美德带入死后世界;另一方面用以垂教后世,望子孙后代能够铭记传承先贤的道德操守,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